-景-区-概-况-
ATTRACTION OVERVIEW
皇家驿站项目坐落于物华天宝,钟灵毓秀的驻马店市,选址位于练江休闲服务片区中的特色商业街区,是练江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,东至天中山大道、西至铜山大道、南至建设大道,总占地面积约3359亩,计划总投资80亿。是2017年河南省重点招商引资项目,由国开金融投资,伟光汇通运营。项目以“驿站、皇家、古镇”为主题,构筑独一无二的“驿站文化古镇”,致力打造”驻马店城市会客厅“、“豫南旅游集散地“、”中国驿站文化体验地“。
项目依托驻马店人文资源与中原三千年文化底蕴,以驿站文化为核心,全面整合驻马店的历史、文化、旅游资源。以明代建筑风格为主建筑元素;以驿站文化为背景,中国传统古建为载体,通过复活传统驿站、传统老街,体验传统民风民俗、合院及特色商业构成皇家驿站独特的历史文化风情画卷,打造驻马店旅游城市新名片。以文化铸魂,以旅游造血,以皇家驿站为旅游集散地,整合市域其它景区旅游资源,形成市域旅游的联动发展,最终将皇家驿站打造成国家5A景区,豫南旅游圈中的第一文化品牌。集文、旅、商、养、学为一体化综合文化旅游项目。
皇家驿站作为驻马店文化旅游名片,未来必然与整座城市的经济发展主旋律紧密相连,商业主要围绕旅游六要素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进行布局。在商业规划中分区域、分时段、分业态进行布局,以打造驿站文化和民俗市井文化为亮点。以地域特产、手工艺品商街、老字号及知名品牌商街、文创古玩字画商街、住宿、酒吧休闲娱乐商街四大板块为主,其他旅游商业街为辅。让游客到皇家驿站既能感受古驿站文化,又能体验豫南民俗市井文化,还能购买到全国各地的特色产品,品尝到天下美食。皇家驿站正是标志着豫南新文化旅游商业的全新起航,将构筑豫南新文化商业旅游示范区,建成后皇家驿站将是旅游、休闲、度假、购物的理想之地。
功能结构大体包括三个方面:一心、三轴、三大板块。一心,就是皇家驿站体验核心,这里以丰富的驿站文化为基础,建造驿丞署、马王阁、车马店等传统驿站建筑,还原驿站风貌。驿站文化体验轴、古驿风物民俗轴穿插其中,同时打造驿站文化体验线、古驿风物体验线、滨水休闲游乐线三条主题游线,让游客能够深度体验驿站文化的千古魅力。三轴,就是驿站文化体验轴、滨水生态休闲轴、康体养乐运动轴。三轴承合,由静而动,驿站文化体验轴带游客穿越千年,在丰富多彩的驿站建筑、文艺表演中领略驿站文化的魅力;滨水生态休闲轴以自然生态的环境打造,享受健康的休闲空间;康体养乐运动轴结合各种主题娱乐活动,让人们直观地感受历史上繁华的驿站生活,打造适宜所有旅游群体的文化活动。
皇家驿站项目建成运营后,年游客接待量可达500万人次以上,引入各类经营商家2000家以上,可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0000个以上。满足不同人群对旅游休闲、度假观光、商务学习等需求,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和可持续发展旅游产业,促进了驻马店城市文化、旅游经济的发展。同时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,凸显城市自身的特色、特点,打造一个民族性、生态性、综合性的旅游休闲度假综合体,更有利于传承和弘扬驿站文化,为驻马店增添新亮点、注入新动力。
武庙
位于皇家驿站运河西街,与文庙相对,坐南朝北,平面布局为传统一进院,包括大门、东西配殿、正殿及朵殿,均为明清风格单檐歇山建筑;面阔均为三间,柱、檩、枋、斗拱等部位作金线大点金璇子彩画,屋顶采用灰筒瓦绿琉璃剪边屋面。大门左右两侧布置有一对石狮以及拴马桩。
武庙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和教化的一个重要场所,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“忠义”、“尚武”精神。
位于皇家驿站运河西街,与文庙相对,坐南朝北,平面布局为传统一进院,包括大门、东西配殿、正殿及朵殿,均为明清风格单檐歇山建筑;面阔均为三间,柱、檩、枋、斗拱等部位作金线大点金璇子彩画,屋顶采用灰筒瓦绿琉璃剪边屋面。大门左右两侧布置有一对石狮以及拴马桩。
武庙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和教化的一个重要场所,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“忠义”、“尚武”精神。
延熹寺
是驿城区延禧寺是驻马店市区最早的古寺,始建于宋丁丑年间。初名弥勒院,明成化十九年改称延禧寺,最初供奉的是大肚能容的弥勒佛。大肚弥勒佛是五代时的布袋和尚,其事迹最早见于宋代赞宁的《宋高僧传》。元末浙江慈溪人、著名僧人昙噩撰写的《定应大师布袋和尚传》对布袋和尚的行状有详细的记述:“大师不知何许人也。五季梁时,见于明州奉化县……世莫知其族氏名字,常自称契此。若长汀子、布袋和尚,则以人之所见称也。”因为他留有“弥勒真弥勒,时人自不识”的偈言,人们认为他是弥勒菩萨的应化之身。
皇家驿站驿站延熹寺位于运河西街,与九州阁相对,坐北朝南,平面布局为传统建筑布局,包括大门、东西配殿、正殿及朵殿,均为明清风格单檐歇山建筑,面阔均为三间,柱、檩、枋、斗拱等部位作金线大点金璇子彩画,屋顶采用黄琉璃绿剪边屋面。